8月24日通弘网 ,韩国总统李在明结束访日行程后飞抵美国华盛顿,开始就任82天以来的首次对美访问。这次访问原本聚焦安保和经贸议题,但因美方的低规格接待以及在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问题上的强硬施压,让外界对会谈前景产生疑问。
与此同时,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率领的特使团抵达北京,向中方转交了李在明的亲笔信,并明确表达了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、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。这显示出李在明政府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外交布局。
通弘网
李在明在飞往美国的途中举行了记者会,提到国家安全、国防预算和关税磋商等议题。他强调,尽管面临困难,作为总统应该捍卫国家利益,营造更好的环境,并相信能够取得预期成果。他还透露为筹备此次峰会,阅读了《特朗普:交易的艺术》一书。
然而,李在明抵达美国后的接待细节引发了关注。陪同他的只有外交部长赵显一人,而美方派出的迎接阵容仅有国务院副礼宾长与一名韩裔美军上校。这一安排被韩媒解读为美方采取“最低规格礼宾”的信号,预示着此次访问可能难以顺利推进。此外,美方还在对美投资文件化问题上施加压力,要求韩方明确具体内容,甚至以取消首脑峰会为筹码增强谈判力度。
就在李在明访美期间,韩国特使团在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,表示新政府重视中韩关系,希望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并加强经贸合作。特使团还传达了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方针,并结合中方关切,积极寻求扩大共识。
过去几年,中韩关系一度陷入低谷。2017年,韩国不顾中方反对部署“萨德”反导系统,导致两国关系降温。2023年,尹锡悦政府在涉华议题上多次发表不当言论,进一步侵蚀了双边政治互信。新政府上台后,多次作出重视对华关系的表态,两国关系趋于回暖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,双方应恪守建交初心,坚定友好方向,拓展共同利益,改善国民感情,妥处敏感问题,推动中韩关系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。
面对美国所谓的“中国考题”通弘网 ,李在明政府如何应对备受关注。美国媒体及学界认为,李在明需要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。韩国方面担心,美国所谓的“战略灵活性”可能削弱韩国安全,增加其卷入台海冲突的风险。韩国官员们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持谨慎态度,同时也在努力确保战略灵活性不会影响联合威慑朝鲜的能力。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